|
4月4日中午,汉能薄膜发电集团(00566.HK)(以下简称“汉能薄膜”)发布了复牌工作的进展情况,汉能薄膜已向香港证监会提交复牌所需的最后材料。作为行业龙头,在汉能薄膜积极主动的整改下,于近期或批恢复交易是大概率事件,届时将是港股史无前例的事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2015年,汉能薄膜遭遇恶意做空后停牌。公开信息显示,停牌后汉能薄膜一直就复牌作出努力,并在2017年年初与香港证监会达成的两个复牌条件。2017年9月,汉能薄膜公告香港高等法院裁决事项,意味着其已完成证监会的两个复牌条件之一的完成证券及期货条例第214条至民事程序及证监会法院命令。而证监会的第二个复牌条件是汉能薄膜需刊登一份披露文件,当中须提供有关公司、其活动、业务、资产、负债、财务表现及前景的详细资料。根据最新公告,该资料已经提交,证监会将根据证券及期货规则考虑其复牌申请。 遭做空的2015年,汉能薄膜的经营管理一度受到不利影响,但这一状况并没有对其造成持续负面影响。根据汉能薄膜发布的2017财政年度业绩报告,2017年其实现收入61.47亿港元(约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2%;实现净利润约2.61亿港元,去年为2.52亿港元,同比上升3.74%。汉能薄膜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光伏行业不景气以及公司遭遇恶意做空的情况下,不仅连续两年实现了收入的高增长,还做到了持续盈利,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合理的战略布局以及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 2017年年报显示,上游业务为汉能薄膜带来42.42亿港元收入,占全年收入比例约69%。其中,山东淄博项目及荆州项目就合共贡献超过37亿港元,新增的大同产业园、绵阳产业园及双流高效硅异质结产线贡献的营收也分别高达6,816万港元、5,199万港元及3.47亿港元。 而在下游市场方面,汉能薄膜通过大客户与渠道经销商两种业务模式,在分布式能源、光伏扶贫等细分市场取得不俗成绩,全年通过销售、安装分布式发电项目及工商业、农业发电系统,开发了北京金融街国家电投大楼、贵州省铜仁市等一批新的优质客户,且持续参与光伏扶贫国家项目,共签约或建成超过30个项目,覆盖全国18个省份。2017年,汉能薄膜下游业务总收入约19.06亿港元,占总收入比例约31%。 汉能薄膜产品本身供不应求,又得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点支持,机构和投资者也看好这个未来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的战略性产业,海外也对投资建设薄膜发电产业表示出极大的兴趣。随着市场逐步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良好势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和资本参与到薄膜发电这一代表未来太阳能和清洁能源方向的战略性产业,成为汉能上游产线和下游应用的新的客户。 合理的业务布局和顺利的业务扩展,是汉能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的成果。2017年2月,汉能薄膜发布了发电纸、可发电背包等便携式薄膜太阳能发电产品;5月,薄膜太阳能技术开始应用于共享单车;同月,汉能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公司为新产业园提供薄膜生产线并快速获得多个大单;7月,“汉瓦”正式发布上市,将柔性薄膜太阳能芯片与屋面瓦融为一体;8月,汉能宣布与德国奥迪签约合作开展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项目。从近年来的公开信息看,汉能薄膜仍在不断改革和创新,这为其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保持业务发展和创新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汉能薄膜的一些非常好的变化。一是,成功发展产业园模式,关联交易明显持续降低,已经达到了较为合理的水平。全年非关联交易收入金额为50.84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83%。显著提升汉能薄膜的经营质量;二是,此前实控人为汉能控股拖欠上市公司的受担保款,已提前一年半偿还,独立审计师也已经取消针对汉能控股的保留意见。汉能薄膜已经解决了这两个影响公司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 三是,中国内地市场的拓展非常顺利,增长近四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能够获得中国市场,也就获得了未来;四是,汉能薄膜大力拓展下游市场应用领域,探索分布式能源、光伏扶贫等细分市场,获得了一定成效,并发布“汉瓦”这一发电的新型建材;五是,公司的在手现金明显增多。截止2017年末,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为24.97亿港元,同比增长在9倍以上,充足的货币储备有助于抵御风险、支撑公司未来业务的拓展。 此外,汉能薄膜在研发上的投入也让人眼前一亮。年报数据显示,其2017年度研发成本高达6.22亿港元,较上年增长9%,研发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12%,而同行业上市公司最高的比例仅为8.72%,大部分是在3%左右。不仅仅是太阳能板块,整个A股这一比例能达到10%的上市公司是少之又少。研发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一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持续的研发有助于公司保持并提升核心竞争力。据悉,在薄膜太阳能领域,汉能薄膜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2200项专利,保持五项世界纪录。 受惠于此,汉能薄膜的薄膜太阳能组件转换效率再创新高。其中,子公司Solibro玻璃基组件的有效面积转换效率达到18.72%,MiaSole柔性组件的转换效率达到17.44%,砷化镓单结组件量产效率达到25.1%,均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此外,汉能薄膜的HIT电池研发效率也高达23.05%,并已获得德国Fraunhofer机构认证。 随着汉能技术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装备制造能力不断提高,汉能在薄膜发电技术和装备能力方面成为全球无可争议的领导者。技术创新为汉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重大合同。 仅3月份,汉能薄膜就已经对外签约了多项重大合作、合同。3月20日,携手天津电信,在以薄膜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广泛融入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等领域;3月21日,与一汽集团签署产品战略合作协议,在未来将凭借双方技术共同研发产品,将汉能薄膜太阳能车顶技术应用到中国一汽红旗系列车型当中,延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3月26日,与贵州省铜仁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绿色生态城市。一系列的合作、合同,是汉能薄膜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全球光伏业一枝独秀,资源加速向龙头企业集中 当前的全球光伏业,无疑是中国一枝独秀格局。在上一波全球性太阳能行业调整中,几乎所有的德国太阳能公司都宣布破产,中国光伏企业也全线亏损,全球光伏业进入了数年寒冬。如今,光伏大屠杀再度上演,日本太阳能市场经历蓬勃后走向萎缩,2017年其相关破产企业负债总额为285.17亿日元,较2016年大增17.6%,负债额连续第4年呈现扩大,且创下历史新高纪录。日本太阳能企业本次的破产潮发生于其制造业大衰退期,将难再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在国际光伏大国相继陨落之下,光伏组件市场的全球份额和利润一半以上将集中在中国企业手中,多半是在优秀企业手中。 在经历多轮调整后,我国在太阳能领域诞生了数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巨头。如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最大的硅片生厂商协鑫、最大的电池组件制造商英利、最大的光伏支架生产商江苏爱康、最大的逆变器生产商阳光电源等等。众所周知,行业资源会加速向龙头企业聚集,这些巨头们,在行业的调整和转型中,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据悉,汉能薄膜正加大全球销售体系的布局,且还在研究洽谈在一带一路国家布局薄膜发电产业,抓住全球化机遇。在中国光伏产业一枝独秀的情况下,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汉能集团能够逐年实现收入的高速增长和持续盈利,就不足为奇了。当前的我国经济,已经开始步入龙头经济时代,随着龙头经济的巩固,作为清洁能源领导者的汉能薄膜在未来将能够汇聚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大的发展。预计复牌后的汉能薄膜,将备受投资者瞩目。 (编辑:大鹏 来源:中华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495600785@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编辑推荐
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