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自国庆节开播以来,引起了全民追剧,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官员与普通民众在公共媒体上见面,剖析了一些典型的反腐败案例,被誉为“反腐教科书”。 在《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中,这部反腐巨制罕见的谈到了“反腐败”与“茅台”,而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也以接受采访的方式出镜,回应了茅台酒与“反腐”的关系:反腐拯救了茅台。 《踏石留印》在谈到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张建津的“矿泉水装茅台”腐败时指出,在2012年八项规定刚出台时,茅台酒厂第一次经历了以前没有遇到过的调整转型:八项规定出台之前,一些经销商优先保证单位团购,剩下的才市场零售,普通大众买酒时,时常出现断货。在茅台酒厂的自营零售店,当时买酒要拿身份证,一人限购两瓶,还得排长队。而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后,现在,市民想买茅台不用再排长队了。八项规定出台后,白酒的公款消费受到严格限制,这就倒逼茅台酒厂和经销商们必须转型改革,让消费真正大众化。过去一度被炒起来的虚高价格降下来了,对民众的供应量变得充足了。 在视频中,节目组特别采访了袁仁国。袁仁国斩钉截铁地表示,“我跟你说,实际上八项规定我觉得对茅台为什么是好事呢,因为这个白酒行业长期形成的,这种供大于求这种状况,总有一天白酒行业销售出现问题的。那么八项规定促进了这种情况早日出现,所以使我们早有思想准备,所以早一点采取措施。” 实际上,这并不是袁仁国第一次回应茅台酒与腐败之间的关系,此次袁仁国在反腐巨制《永远在路上》采访中的表态,既彰显了作为社会公民的茅台对于国家反腐工作的支持,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茅台酒跟腐败没有联系,茅台酒也从来不是,也更不想成为“腐败酒”。 实际上,早在八项规定刚刚出台之后,很多人都认为:茅台要糟了,作为高端白酒的代表肯定要首当其冲。而袁仁国却认为是反腐拯救了茅台,同时茅台也用实际增长来印证了这种观点:“离开政务消费,茅台酒活的更好。” 贵州茅台年报显示,2012年茅台实现营业收入264.55亿元,同比增长43.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08亿元,同比增长51.86%,营收、净利润增速相比于2011年的58.19%和73%,都有较大下滑。 但此后茅台集团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市场供求的变化,到了2015年茅台实现营业收入326.60亿元,同比增长3.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虽然增长速度变慢了,但是茅台的营收、净利润等核心指标确实一路上升。与此同时,面对行业的深度调整,茅台在产品零售价格等多个方面与竞争对手拉开了距离。 正如《踏石留印》中,栏目组在袁仁国接受采访内容之后,就以解说的形式指出,“经过调整转型,半年的困境之后茅台销量开始回暖,连续三年每年都不降反升。只不过,原来公务消费占到销量的30%以上,如今已经不到1%,健康的市场,并不需要靠公务消费来支撑。” 面对“反腐败”对高端白酒市场的,不仅不认为反腐败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坏事,反而感谢反腐败对于企业转型的推动,袁仁国这种逆向思维的意识,正视问题的魄力,可能就是茅台利用行业调整期发展得更好的原因。 (编辑:大鹏 来源:证券之星)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495600785@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编辑推荐
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