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文艺范儿”的国家领导人是啥样?习近平已给出了答案。 自担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不仅在多个重大场合强调文艺工作的重要性,也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露出自己对于文艺的热爱:他对中国古代典籍十分熟悉,对当下流行文化信手拈来,并广泛阅读各国文艺,在不同场合点评过国内外文学家的艺术作品。在文艺方面,他“爱好挺多”,相当有“文艺范儿”。
“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曾经走30里路去借书” “我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涉猎了当时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不仅其中许多精彩章节、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这样回忆自己年轻时的读书经历。 而在当时的陕北,能读到一本心仪的书十分不容易。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回忆,“那时候,我在陕北农村插队,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去借这本书,后来他又走了30里路来取回这本书”。 走30里地去借书,这是真正的“书迷”才做得出来的事。2013年3月,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谈到,“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2014年2月,他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说话间,他列出了众多名字: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后来更特意强调,“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年轻时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后,在我心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除了文学名著,习近平对传统文化典籍同样十分熟悉。上任以来,他的文章讲话大量引用古文诗句及通俗用语,来源十分广泛,并不限于《论语》《孟子》《左传》《老子》等传统典籍。2013年年底,习近平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摆放着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他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习近平对流行文化相当熟悉,出访时曾推荐《时间都去哪儿了》 对于自己的读书爱好,习近平相当坦率,而在很多场合,他也会饶有兴致地表达自己对当下流行文化的了解。 2014年2月,习近平接受了俄罗斯媒体专访,在回答“担任国家主席的个人感受”这个问题时,他选择春晚“催泪”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作为忙碌生活的注解:“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展露对当下流行文化的了解。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发表演讲时特别提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他认为通过这部电视剧,“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 有趣的是,半年后,习近平在马来西亚访问期间谈及中马友好交往时,再次提及流行文化符号,他说“歌手梁静茹在中国广为人知,被许多中国歌迷认为是中国人”。 对于如何向世界推介中国,改变外国人的刻板印象,习近平主张,“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出访拉美时,他大力推介中国当下的影视作品,在向阿根廷友人赠送的国礼中,《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和《失恋三十三天》等多部具有中国流行文化符号的影视作品赫然在列。 贴地气的表达,身体力行的推介,不仅表明对他对当下流行文化相当了解,更对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
习近平眼中的文艺生命力是什么?强调“文艺作品不要沾满铜臭气”
习近平的“文艺范儿”,还体现在他对时下文艺问题的高度关注。而作为一国领导人,他对于中国文艺的发展,显然有更多的思考和更深刻的构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除了针对“文艺作品沾满铜臭气”发声,他还批评文艺创作中存在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等负面现象,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而对于那些认真从事文艺创作,尤其是为中国老百姓创作的文艺工作者,他不仅点赞,更是印象深刻、由衷敬佩。作家贾大山去世后,习近平曾写了一篇文章悼念他。对这位热爱人民的作家,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深切回忆: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忧国忧民情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还提到老作家柳青,称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曾在农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 他直言不讳地告诫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 (编辑:大鹏 来源:人民日报)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495600785@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编辑推荐
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