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魏三军|庆新春 迎冬奥-北京金尚艺佳名家作品联展

第一产经网 时间:2022/1/11 16:18:46 【字号 】 【关闭

魏三军

画家/魏三军

开颜斋主

国家一级美术师

首都书画院副院长

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协会员

平谷区美协会员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会会员

魏三军作品欣赏

魏三军采风写生花絮

惊 鸿

文/倪加福

近两年,“破圈”“跨界”、“赋能”三个词,格外流行,俨然成为各行业的“标配”。倘若将这三个词作为标签,来形容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我便想起了“三哥”魏三军。他爱诵诗,善文辞,入过伍,扛过摄像机,兼中国电视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电视纪录片协会会员,出人意表的是,他还是国家一级美术师,翰墨丹青皆可称,这似乎与他精致的胡茬相符——“文艺范”。实际上,绘画是他最早学习的艺术门类,而后的种种经历,是“他山之石”,促进了其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形式的解放,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其在多个姊妹艺术间相互作用,转化融合之功初见端倪。

我称呼魏老师为“三哥”有托大之嫌,然其旷达率真的性情,有兄长般的亲切,友于之情愈笃,愈觉其真。

画为心声,“真”是三哥的绘画语言。他以真性情取神得形,以形达意,从大自然的真切与人文环境中寻找引发心灵的震撼之处,进而感悟咏志,笔走龙蛇。疫情期间,他以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手法,艺术化反映了一线抗疫的感人故事,《疫情就是命令》《争分夺秒》《雪中含笑送瘟神》等作品渗透出艺术家浓浓的爱和悲悯情怀,同时作为曾经的军人,画面传达出来的必胜的信念和决心,是他“艺术为人民”的使命与初心。以艺术之力,温暖人心,鼓舞士气,这不正是文化赋能吗?

本真是艺术的应然状态,是灵感碰撞和创作的动力。五代时期荆浩提出的“搜妙创真”与清代石涛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画论,揭示了艺术创造的精神实质。“真”非易得,乃要有“去其繁章、采其大要”与“为自家写生”的“触目、赏心”之法,简单来讲就是师法造化时“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个性塑造之法,是形成个人风格的必由之路。三哥作品流露出的“真”是“直而不野,婉转附物”,其画面构思精巧,无荒野气息,充满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意蕴,其中又不乏高古情思,这与他深察古法、得名家指点、勤学苦练相关,又得益于军旅生涯的基层历练、电视媒体人的独特审美视觉和冲锋一线报道的强烈的生存体会。

故他,敢于写真山、真水,徜徉在不同时空里的水墨山水世界之中,时而是规矩的传统意象,时而是抽象的现代主义,从容不迫地应对万千气象的变化,其自身早已融入“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意境。所以,回到绘画创作的出发点,三哥是“写意”的,他不拘于形似,不役于心,以行者之疆绘写生命的辽阔,以至松之笔愉悦人间,亦非圣贤,亦非波澜无惊,其悠哉乐哉,“躬耕自给”,抛却表面艺术形式的枷锁,完成内心世界的物化表述,主观与艺术对象的审美统一,正是“意由心生,象在形外”,早已“自生面貌”、“自安腹肠”,“破圈”久矣!

很多人谈“跨界”是试水,玩概念,三哥的“跨界”却是“真”的,他一直怀有艺术激情与理想,从少年食不果腹偷买石膏像开始,素描、写生、训练一刻不停歇,到青年于电视媒体展露头角,履获大奖,依旧如履薄冰,笔耕不辍,如今中年,更是问道水墨,潜心探索,熔铸诸多艺术门类,加之阅历的提升,其作品愈有翰墨氤氲幻化之境,气度恢弘。

三哥自称“醉墨堂主”,可见痴醉,唯“墨”更使心陶陶,始终不为环境所囿,以艺术家的视野,完成从艺术到实用艺术的转换与跨界,最后又回归艺术之旅,实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华丽畅想,将心中大美留人间,一瞥足可惊鸿。

(编辑:大鹏 来源:盘古收藏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495600785@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