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消费 > 正文

你们这是要写死海底捞啊

第一产经网 时间:2021/6/25 17:50:39 【字号 】 【关闭

正好这两天看到许知远的一段话:过分认真就是通往灾难之路。他的论证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间三角(ID:dongyazixun01),作者:西坡,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大家好,我是凡尔赛·西坡。

好久没凡尔赛了,今天分享一件小事。自从辞职创业以来,我这个资浅股民终于成为了传说中的价值投资派。每天忙不完的事,实在没时间追涨杀跌了。渐渐的,连交易软件都很少打开了。我记得上次打开,今年的收益率是负的,今天终于又想起来看了一眼。

一打开,自选股全是绿的,心里一沉,完了,不知道亏成什么样了。可是一看总资产,涨了不少,今年总收益14个点。本金太小,其实不值得凡尔赛。但这件小事对我的触动还挺大:我的努力程度跟收益率还真的没有关系,没准还是负相关。

图|杨力奇

记得以前刚炒股的时候,每天跟朋友讨论宏观微观形势,各种复盘总结。赚了洋洋自得,亏了暗自神伤。结果都是徒劳。虽然总体上赚了点钱,但与付出的那些时间心力相比完全不成比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没给股市交过学费。

躺平之后,挣钱容易多了。或许,努力是我成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炒股如此,求职、创业、婚恋,很多事都是如此。

充分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复杂度与随机性,是炒股这件事给我的最大帮助。

正好这两天看到许知远的一段话:过分认真就是通往灾难之路。他的论证是:

过分认真背后有技术逻辑,你相信a会导向b会导向c,就跟钟表一样,转完一圈之后下一个再继续转,但人生不是这样子的,很多事情都不是这样的,充满意外莫测、新的可能性、运气,最后造就一件事成功了,它不是我们每次努力这样跑下来或者一个行动的结果。

当你过分认真的时候,你会忽略掉很多新的力量涌入你的机会,会自我封闭起来。

我同意。用开放的头脑,拥抱这个开放的世界,才能享受到最美好的人生。

但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以及我们的信息环境,却很少告诉我们随机探索的乐趣与必要性。大多数人的头脑都被锻造成了僵化的、线性的、闭塞的。

如果非要追查凶手,学校和媒体是两大嫌疑犯。学校教育的问题今天暂且不谈,来说说媒体的误人之处。这里的媒体,包括自媒体。所以我不是离开了机构媒体,便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媒体最常见的一个毛病,就是习惯性为所有事情找原因,而很多原因都找的非常牵强。财经类媒体、自媒体因为离钱最近,按说应该有条件供养最好的写作者,生产最有品质的内容,对商业规律有较为清醒的认识。这也是财经类媒体、自媒体的义务,因为很多人是把这些内容当作投资参考的。

 但是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真正把商业报道、商业评论做得好的,没有几家。比如前几天,业界响当当的大号出现了非常低级的抄袭事件。我发现很多大号都是杀出名堂之后便放弃了内容上的追求。

再比如,最近财经类媒体在集体唱衰海底捞。

《海底捞坠入海底》

《海底捞涨价,我是捞不动了》

《海底捞,爱你已经不容易》

《海底捞“不香了”?市值跌近2500亿……》

《海底捞大溃败》

《市值蒸发2400亿、创始人套现离场,海底捞“捞不动”了?》

这样的文章,一捞一大把。但是点开之后,你会发现论证十分简单粗暴,而且各家的行文路数大同小异。

先渲染一通海底捞股价跌得如何惨,再拼凑一下海底捞的“几宗罪”,比如涨价、食品安全事件、盲目扩张等等,得出一个“消费者不再爱海底捞”的结论。为了佐证这个结论,有的媒体还会采访一个现身说法的消费者,对方吐槽:“海底捞涨价了,但菜的品质还差了……”

可是所有文章看下来,你还是弄不明白海底捞当前的困境到底是如何造成的,这家公司是不是真的没救了。因为这些文章都是有数据没分析,有罗列没逻辑。

很多“病因”找的都似是而非。比如,翻台率下降被说成海底捞要完的一个标志,但是海底捞之所以扩张,就是为了减少排队时间,这本身就意味着翻台率会下降。

再比如,采访一两个“脱粉”的消费者,他们的说法再精辟,又如何能代表大多数消费者的观点呢?另外海底捞被嫌贵不是一天两天了,难道最近消费者突然集体抛弃海底捞了?

我们的媒体习惯于“未审先判”,先定罪再找证据。这样炮制出来的文章,虽然要资料有资料要图表有图表,但经不起推敲,因为没有立得住的逻辑框架。

就拿海底捞“股价暴跌”一事来说,海底捞被渲染的要倒闭一样,其实它还有接近两千亿的市值。股价从最高点腰斩,固然反应了这家公司的很多问题,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扩张的节奏。但是更不要忘了,海底捞的股价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间冲那么高,就是因为逆势扩张。

海底捞当前的股价,基本是跌回了疫情之前。所以迄今为止,只是坐了一回过山车。当然,接下来能不能止跌,我是不知道的。但是从这家企业的实际经营来看,“大溃败”“坠入海底”这些说法显然言过其实了。

看了许多篇文章,到最后,我发现还是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自己讲的最清楚。在6月15日的交流活动中,张勇的回答非常直接。

关于业绩下降的原因,张勇说:

最重要的原因是内部管理问题。内部管理始终存在,无论上市前还是上市后,我一直在公共场合强调海底捞管理弱的方面。……为什么之前网上炒作海底捞制度很牛逼?因为被业绩给掩盖了。而且我每次说有问题,大家都说我是谦虚。

关于逆势扩张的策略,张勇说:

2020年6月份我判断疫情在9月份就结束……我对趋势的判断错了,去年6月我进一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但他接着又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生意不好的时候,会锻炼出一批店长。”

关于消费者的吐槽,张勇说:

洞察人性很难讲,比如消费者说海底捞不好吃,其实可能是嫌价格贵。我老婆说我回家晚,可能是我对她关心不够。如果我信我老婆的话,每天都在家待着,我相信我老婆会更讨厌我。

按说张勇是利益最相关人士,但是他的话却给人最可信的感觉。我不会傻到他说什么信什么,毕竟他自己都在现场反问:“我今天讲了这么多,是不是每句都是真话?”我只是说,他的逻辑是清晰的,心态是平和的,对问题也没有回避。

总的感觉是,海底捞确实遇到坎了,但这个坎应该不是致命的。

与之相比,那些唱衰海底捞的媒体文章,真是有点太急了,恨它不死的感觉。

我最近觉得,我们的舆论环境对商业实在太不友好了。海底捞只是一家普通的餐饮公司,完全市场化运作,它定价是偏贵,但没有强迫消费啊。企业拥有自主定价权,只要明码标价、公平交易就行。股价的涨涨跌跌也是资本市场的常态,只要企业管理层没有违反监管,这也不是原罪。

那么多媒体对一家商业公司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敌意,实在有点匪夷所思。请扪心自问,海底捞作恶了吗?

一家企业为自己的经营失误付出业绩下降、市值缩水的代价,已经是应有的惩罚了。媒体作为公器,实在没有必要在企业经营困难时期猛踩黑脚。那些情绪化的判断,也是对读者心智的不负责任。

最后,鉴于某竞品公司总是通过踩海底捞的方式做广告投放,我不确定上面列举的文章究竟是何属性。如果是投放,性质就更恶劣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间三角(ID:dongyazixun01),作者:西坡(前澎湃首席评论员)

《电鳗快报》

(编辑:大鹏 来源:虎嗅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495600785@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相关新闻
·海底捞创始人投了家冒菜连锁:两年挂牌新三板
·海底捞或下周在港IPO 不用超额配售选择权
·同是涨价 为什么海底捞、丰巢翻了车喜茶没事?
·你们这是要写死海底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