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发表主题演讲,明确了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终极理想,是“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的汽车生活”。
在陈虹看来,当前汽车工业正在三个途径努力实现全新的发展模式。第一是解决石油依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电+汽车=新能源汽车”,第二是提升用户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汽车”,第三就是“电+互联网+人工智能+汽车=更美好汽车生活”的全方面未来方向。 这个终极目标的提出,无论是对汽车工业还是人工智能驾驶技术,都极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汽车工业发展到“人工智能”的今天,人类有必要在著名科幻学者阿西莫夫所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基础之上,明确人工智能驾驶技术对汽车工业、对人类的基本规则。 从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到陈虹提出的“更美好的生活”,是一个质的进步。不仅强调了对人的保护,还把人的感受提到了最高等级,第一次明确了满足人的幸福需求,高于生产效率、制造产能或经营利润。 特别是交通领域的高科技概念,如果仅仅浮于表面,没有彻底、全方面地保障乘客安全,都将隐含有巨大的风险。而这种风险,既来自于高速的行车交通风险,更加来自于人性和犯罪的动机风险。 有一种潜在的隐患,被大多数“技术至上”者忽略了。在资本和市场压力的怂恿下,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无人驾驶或智能驾驶技术,有可能在技术没有成熟之前就匆匆投入使用,而一旦这样的带有缺陷的技术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技术,那就是又一次重复的悲剧。 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是知名大企业、汽车业巨头,越对人工智能驾驶技术谨慎、稳妥的原因。相反的是,那些仅仅有着几十人的技术团队,PPT和发布会轮番推广的小型公司,才总是夸夸其谈自己的技术如何万无一失。 这也是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从专业角度和谨慎立场出发,所持有的认真态度。 陈虹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透露了上汽集团目前在人工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进展。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上汽已完成两代无人驾驶整车平台开发,测试总里程超过7万公里;获得了国内首张测试号牌,在开放道路上的测试里程超过5000公里。 另外,在智能驾驶决策控制器、人机交互车机系统、车用高精度地图、车联通讯等关键领域,上汽也开展了扎实的技术与业务布局。近两年,上汽与阿里共同打造互联网汽车;与京东开展无人驾驶货车的测试应用;与中移动、华为、英伟达、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公司,也都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技术与产业合作。 在人工智能驾驶技术上,上汽和谷歌、苹果、优步等世界一流知名企业一样,干得越多,说的越少。低调的陈虹说,本月底,全球首款量产智能汽车——荣威MARVEL X将正式上市,年内“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车功能将在该车型上落地实现,这将是智能驾驶技术在量产车上的全球首次应用。
扎实的研发能力,专业的产能,和安全可靠的技术储备,是上汽自主品牌得到市场认可的基本因素。上汽的智能驾驶技术针对不同的场景应用,与同济大学建立国内首个智能驾驶测评基地,模拟百余种交通场景,对智能驾驶汽车进行多角度测评,有针对性的改进性能。能做好最后一公里,就做好最后一公里;能做好自主泊车,就做好自主泊车。这种“大厂现货”的逻辑,才是遍地融资泡沫、实车遥遥无期的虚幻中真正的发展模式。 上汽的这款荣威光之翼MARVEL X,投入了他们诸多的心血之作。采用高密度电池与双电机驱动,全系标配iBooster智能电控制动系统和智能热泵空调系统两大尖端科技,均速88km/h的高速工况下续航达到285公里,32km/h的城市工况中续航达到403公里。此外,还标配了斑马智行3.0-MARVEL专属版、AI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全球首套车道级AR-Driving实景驾驶辅助系统等智能科技配置。在铝合金梯形连杆后悬和50:50的纯超跑前后配重比的配合下,实现了0.29Cd超低风阻系数和2.12的轻量化系数。
荣威光之翼MARVEL X 而上汽投入商用的“斑马智行”系统,出自于2015年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共同投资成立的“汽车+互联网”人工智能型科技公司。数天之前的9月13日,斑马网络宣布完成由国投创新领投的首轮融资超16亿元人民币,创下国内资本市场上首轮融资金额的最高纪录,成功晋级“独角兽”企业。 实际上,今年6月底上汽集团宣布中国汽车行业的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建立,在业内专家看来,不是高调地宣布“我怀孕了”,而是“我已经生了”,是上汽在人工智能驾驶技术储备和创新研发方面的积累。 而上汽要做的,就是沿着这条发展路径,围绕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出行等领域,探索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应用场景更好结合,加快技术的商业化落地。通过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建人工智能应用和解决方案,加快推进互联网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配合以上汽的汽车全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用“智慧”引领人类,共创更美好汽车生活。 10年前,乔布斯带领苹果公司重新定义手机,用一部iPhone改变了世界,而今这一幕正在汽车行业重演。财联社 (编辑:大鹏 来源:凤凰网)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495600785@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
编辑推荐
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