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中民投博鳌对话:罗杰斯、林毅夫都说了啥?

第一产经网 时间:2018/4/16 13:27:10 【字号 】 【关闭

4月10日,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中民投在博鳌举办了“新时代、新趋势、新业态”对话晚宴。美国著名投资人罗杰斯和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罗杰斯在演讲中表示,他十分看好中国的投资前景,并表示中国农业发展大有可为;林毅夫指出,新时代需要把握中国经济格局的三个变与三个不变。

罗杰斯 :看好中国乡村发展

罗杰斯在演讲中表示,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而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美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负债国,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负债国,而且负债越来越高。现在美国要打贸易战,在历史上很多次的经历证明了贸易战只能给大家带来灾难,不可能成功。

“所以我对西方的未来并不是非常看好。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当中,西方会经历一场严峻的熊市,各种价格会下跌,我认为这场熊市将是我有生以来见到的最严峻的一场熊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搬到亚洲来住,而且让孩子学习中文的原因,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为21世纪发展做好准备。”他说。他的两个女儿“快乐罗杰斯”和“小蜜蜂罗杰斯”因为喜欢背唐诗上了《新闻联播》。

在投资领域,罗杰斯认为在全球经济为数不多的几个亮点当中,他极其乐观的一个经济领域是农业,特别是中国的农业。他解释说,美国农民的平均年龄是58岁,加拿大是66岁,而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过去30到35年农业一直萎靡不振,而城市发展的非常好。但是现在中国政府在大力振兴“三农”,希望消除城乡差距让农村赶上来,如果西方碰到极糟糕的经济问题,可以关注中国的农业,这是一个避风港。

中民投董事局执行副主席李银珩和著名投资人罗杰斯

“中国农村处在大有可为的机遇期,如今有很多像中民投这样的企业都非常看好中国农村发展前景,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当中。”罗杰斯表示。

林毅夫:把握新时代中国经济格局的不变与变

过去39年中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9.5%,去年人均GDP达到9480美元。但跟发达国家比,比如美国人均GDP达到6万美元,还有很长的路去赶。林毅夫认为,中国未来的经济格局,有三个趋势是不变的。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第一,继续改革开放的格局不会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没有按照当时国际上的“休克疗法”,一次性把各种干预和扭曲都消除掉,而是选择了渐进的双轨制,“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于资本密集的国有企业继续保护、补贴,同时放开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加工业,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进入,政府还争取因势利导,设立工业园、加工出口区、经济特区来帮助这些新的产业发展。当然,“老人老办法”是有代价的。所以,未来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把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措施全部都落实到位。即使如此,还是会有新的问题涌现,还要继续改革。

第二,中国在未来5到10年,甚至20年、30年还会保持一个比较宽松的发展。2010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了,很多人对前景产生了悲观。但林毅夫认为,下滑有体制机制问题,但主要是外部性的、周期性的问题。发达经济体到现在还没有走出2008年危机以来的冲击,它们过去平均增长速度是3%到3.5%。

2008年,中国人均GDP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只有美国的21%。他预计未来10年,每年增长6%或更高,未来20年,每年增长5%或更高,未来30年每年增长4%或更高。

第三,中美之间互利共赢的大局不会变。目前因为贸易摩擦,中美关系受到高度关注。总的来讲,中美经济是互补的,美国生产的东西,中国基本上不生产;中国生产的东西,美国早就不生产了。即使再过十几、二十年,中国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互补互利双赢的局面也不会变。

展望未来,林毅夫同时提示,新时代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把握好三个变化因素。一是中国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变成了主要矛盾,并且期望会不断变化,越来越挑剔;二是当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不断出现,中国在未来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应对;三是随着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全球治理格局也将产生变化。

共议未来机遇和挑战

此外,中民投GAC委员、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洪小文,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全球主席Hans-Paul Bürkner,中民投总裁李怀珍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嘉宾,发表了对未来机遇、变化和挑战的看法。

对于中国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认为,在经济整体投资回报率下降的情况下,未来要保持中等程度的经济增长,需要把增长动能从投资驱动转向投资效率驱动。未来当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投资资本收益率的时候,应该出现一批商业模式、技术能力独树一帜的、有很高资本使用效率的企业,这样才能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中国现在缺什么?比如医疗服务。这个行业目前没有看到特别创新的企业,但未来20年医疗健康服务将在中国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希望这个行业能涌现出来一批阿里巴巴、腾讯、京东这样了不起的企业。

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指出,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化,需要开放的环境,否则没有竞争压力,没有国际化视野。中国金融业能够走在科技发展前列,拥抱金融科技。新一轮更大的开放,请更多国际大银行进来,中国金融企业继续与国际企业合作竞争,在合作竞争当中提升自己,是一个共赢局面。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洪小文表示,中国未来最重要的机遇还是数字化转型。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不断发展,数字化的方法可以让每一个公司实现变革,用ABC(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连接客户;借助数字化增强业务,来提升业务的有效性和效率;也可以用数字工具让员工变得更加强大,激发他们的创新创意。

中民投总裁李怀珍和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中民投总裁李怀珍认为,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战略性机遇。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国内市场及消费升级,为新业态提供了支撑;人力资源和配套设施的优势,为产业升级打牢了基础。

中民投成立不到四年,始终围绕“民”做文章,就是民生产业。中民投现在3000多亿总资产中,有一半多是民生产业。比如收购的物业公司,现在管理的社区面积达到7.5亿平米,分布在全国近200个城市;投资建设的光伏清洁能源,截至2017年底累计发电量达18.1亿千瓦时;装配式建筑已经有了约1400项的建筑科技专利,现在年产能可达500万平米;还有租赁,已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直升机租赁,去年九寨沟地震,中民投租赁的飞机第一个飞到九寨沟。

“展望未来,新机遇很多。物业公司服务3000多万居民,其中40%未来几年都是老年人,‘银发市场’机会很多;关于乡村振兴,我们的装配式建筑、健康医疗、分布式新能源,都可以发挥作用,服务乡村。”李怀珍说,市场很大,挑战在于,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连接还有困难,很碎片化。这要求以有效供给为基础,用新的连接方式连接供求两端。其次,如何由重资产逐步转向轻资产,以平滑经济周期的波动。无论是抓机遇还是应对挑战,都要创新,创造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才是发展的真正动力。

(编辑:大鹏 来源:中国网生活)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如果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邮件:495600785@qq.com告知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